文章
心靈
職場
家庭
司馬懿:一個「耐得住」的人,方成大器
2022/11/24

《老謀子司馬懿》這本書中寫到:司馬懿裝病7年,29歲才入仕途,40歲才開始接觸軍權,60歲才得到重用,70歲才擁有絕對權力。

是等得起時間,沉得住氣,耐得住磨礪,讓司馬懿成了三國笑到最后的人。

如果你正陷入年齡的困擾焦慮,不妨看看司馬懿的人生。

1

等得起,不透支自身能量

法蘭克福大學曾經發布過一個關于能量的研究成果說:每個人都是帶著一定能量儲備來到這個世界的,能量消耗的速度決定了生命的長度和質量。

違背自然的規律,透支生命的元氣,因小失大。

能等得起時間,緩一緩,慢下來,往往更容易把控人生

司馬懿深知這個道理。他少有才名,并很快就傳到了曹操耳朵里。曹操與司馬懿的父親是舊識,聽聞故人之子「少有奇節,博學多洽聞」,就發來了聘書。

但司馬懿卻沒有馬上接受這份邀約。他認為靠裙帶關系進入仕途,等同拔苗助長,必然遭殃。

而曹府謀士太多,自己現在進入,哪怕起早貪黑的努力,也很難得到重用。倒不如等一等,繼續增強實力,用更好的狀態籌劃未來。

于是,司馬懿以痹病為由做推脫,開始了長達七年的臥床生涯。七年里,他冷眼旁觀天下形勢,在病床上臥薪嘗膽,了然于胸未來的方向,才在29歲這一年,接受了曹操的任命。 

印度哲學家室利阿羅頻多說:「舍卻自己是尋到自己的最好辦法。」

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不可能每個時段都在打拼的路上,如果不是最適合自己的機遇到來,想開啟更愉悅的合作關系,不如等一等。

2015年,不分晝夜的工作的著名主持人張泉靈,因為被診斷疑似癌癥,開始重新定位人生。雖然在跑了多個醫院以后發現癌癥是誤診,她卻依然選擇了辭職。

辭職后,她做家務,等老公下班,陪伴孩子讀書,有了更多時間去思考人生的多樣化。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,她選定了投資漫畫,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讓自己身價過億。

人是不能同時兼顧做多件事情的,而選擇在更合適的賽道上做事,往往事倍功半。

因為能量是守恒的,「透支」人生得不償失。透支智慧,靈感會枯竭;透支選擇,會進入ㄙˇ胡同;透支情感,只能接受心灰意冷。

等一等,退一步,更有利于邁開未來的一萬步。

人生經過修正,未來也才更具爆發力。

2

沉得住氣,韜光養晦抓機遇

司馬懿一生都很沉穩。書中寫道,曹操曾經做過一個「三馬同槽」的夢,為此專門請人給司馬懿看相,并認為其有「狼顧之相」。

這讓司馬懿一直被猜忌,被邊緣化,只得到了曹丕老師的職位。曹丕當時不被曹操看好,司馬懿的前途很暗淡。司馬懿泰然處之,應對萬事。

他隱藏野心,謹言慎行,高調做事,做出最大誠意去打消曹操的猜忌,一步一步從逆境中扭轉曹操對他的看法。司馬懿先是抓時間點表忠心。比如,諸葛亮任命關羽為先鋒,大舉北伐,與魏軍交戰樊城。

曹操判斷力出了問題,非要遷都。司馬懿就適時出面阻止,讓其打消了荒唐念頭。這樣生活了十來年,曹操的疑心淡化了。然后,司馬懿又把功夫用在幫曹丕奪嫡上。除了曹丕,曹魏政權有兩位青年角逐權力,一是曹植,一是曹彰。

司馬懿組建了一個奪嫡的四人小集團,暗地里幫助曹丕在仁孝上下功夫,取得了太子之位。曹操去世時是在洛陽,曹丕卻遠在鄴城。曹彰先到了洛陽,直闖靈堂和曹操身邊的人索要玉璽。司馬懿當時也在洛陽,為了讓曹丕掌握權力,他和擁有話語權的主簿兼諫議大夫賈逵商議公開曹操ㄙˇ訊,讓曹丕在鄴城直接登位,擊退了曹彰的不良居心。

清晰的謀劃,讓曹丕權力交接很順利,司馬懿也最終熬成了功臣,位及人臣。

現實生活中,人普遍缺乏的是自制力。能夠控制一時氣性的人大有人在,但能終身謹慎、沉住氣的人往往稀缺。

沉住氣的人,往往成大器。

著名企業家陳天橋,從復旦大學畢業后,卻被分配到了陸家嘴集團看資料。大材小用,他沒有沉淪,而是沉下心來研讀各種管理體系的書籍。

后來,集團有干部掛職鍛煉的機遇,陳天橋運用所學,脫穎而出,被管理層推薦任命為企業的副總經理,逆襲了人生。

浮氣躁動,往往失去對事物的理性判斷。

羅曼羅蘭說:人到了成熟之年,應能擺脫輕浮,鍛煉出穩定的理智。

不管幸與不幸,都能奮發有為。

沉住氣,控制情緒,收斂鋒芒,不驕不狂,在專業上多下功夫,增強實力,才會在未來抓住機遇大有作為。

3

耐得住打磨,心態淡定到巔峰

沒有人隨隨便便成功,司馬懿一生經歷很多磨礪。雖然在奪嫡事件中,他贏得了曹丕的信任,但曹丕壽命很短,很快他的兒子曹叡就接管了軍政大權。

曹叡雄才大略,繼承了爺爺曹操的謀略,更傾向于培植曹家的勢力,對司馬懿很打壓。司馬懿名義上是托孤大臣,卻又開啟了新一輪的夾縫中生存。

曹叡詢問過司馬懿:「吳、蜀兩國,先滅哪一個比較好?」司馬懿的回答是:「吳。」他認為,長江中游的東關、夏口一帶吳軍只布置一些散兵,是突破口。

虛張聲勢攻打皖城,把孫權主力吸引過去,然后以水軍直撲夏口,乘虛而入就能破吳。這精妙的分析,贏得了曹叡的欣賞,他令司馬懿回宛城駐守,厲兵秣馬。

司馬懿滿心期待,沒想到曹叡卻轉頭將攻打孫吳的任務派給了曹休。司馬懿默默忍下了不公。而曹叡派給司馬懿的軍事任務大都是一些難題。

恰恰是這些難題讓司馬懿的心性得到進一步歷練,解決問題更淡定。比如,當時北方的公孫家族想叛離曹魏自立為王,就派司馬懿去征討。

面對公孫家強悍的遼隧防線,司馬懿憂心忡忡,但他很快冷靜下來,認真查看地形,想到了破敵之策。他選拔了一批敢ㄙˇ隊員,繞開遼隧防線,從敵軍背后挖開了一條通道,擊破了叛軍。

這些人生的遭遇,讓司馬懿越來越不動聲色,并深深影響了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的性格養成。

父子三人具都想成就帝王霸業。他們心照不宣的暗中培植各自的勢力,最終聯手顛覆了曹魏政權。

想要成才成器,就必須守住自己節奏,耐心磨礪心性。

因為鍛打利器需要不停淬火,提升質量需要時間精雕細琢,成就一項專屬技能需要千錘百煉。富蘭克林曾經被編輯弗恩要求不停寫稿改稿,但在在整理編輯遺稿時卻看到這樣一個真相。

弗恩寫道:孩子,其實我并不懂寫作,每個單詞都得查字典,一篇稿子要看上幾十遍。我只是為了生活,給自己創造樹立了一個權威的形象。其實多數時候是你自己在打磨自己。

人生的成敗,是與心性緊密聯系在一起的。一切始于心,也終于心。

能贏得人生的人,往往是耐得住寂寞后,強大了內心,才到達了人生巔峰的。

因為與戴王冠,必先承其重,承受得起,才能做得到。

寫在最后

居里夫人說:「持久的耐力造就成功」。

這個時代速食主義到處滿溢,快餐、速食愛情、速成學習法.......然而走捷徑,其實就是走彎路。

欲速不達,過猶不及,真的不必太焦慮,也真的不必太著急。

錢是一點一點攢的,經驗是一天天累積的,人生是靠著耐性一層一層升級的。這個時代競爭激烈,即便你才華卓著,能力超群,如果不能沉住氣,只是急功近利,沒什麼耐性,也很難走得更遠。

因為人生是一場馬拉松,拼得不是爆發力和無腦的ㄙˇ磕,而是持久耐力和綜合素質的考量。

心力上跟得上,體力上趕得上,氣力上提得起來,持久輸出,持久積累,到一定地步產生質變,才能收獲到真正成熟的果實。


🌟朱學恒性騷風波「這一句」令人頭皮發麻 賈永婕:為什麼他這麼有把握?
2023/06/10
🌟南投草屯 女騎士遭風箏線勒頸失控衝逆向險摔
2023/06/10
🌟偷神車「Dio50」塞進休旅車 車主傻眼:花12萬組好的
2023/06/10
🌟獨/改的不是車是回憶 車友願花十多萬改裝「Dio50」
2023/06/10
🌟「把國小當後宮」 南投某國小校長遭控性騷
2023/06/10
🌟台北*麵線不只蚵仔 透抽與涼拌魚皮雙重海味享受
2023/06/10
🌟【詐騙】衛生福利部全民共享禮品?用健保卡領取?假官方網站騙信用卡個資
2023/06/10
🌟18歲女夜校生下課開車返家 大迴轉270度撞進超商
2023/06/10
🌟曾獻聲《海綿寶寶》、《鬼滅之刃》!台灣資深配音員李香生離世 享壽73歲
2023/06/10
🌟Lisa「瀏海起飛」見光死!網認不出嚇:也太凸
2023/06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