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豪蘇軾曾在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中寫到:「十年生ㄙˇ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,千里孤墳,無處話凄涼。」
他在這首詞中把對亡妻王弗的思念詮釋地淋漓盡致。
我們都說,時間是治療創傷最好的良藥,隨著時間的推移,足以讓人忘記一個人。實際不然,有一種深情,愛了便再也忘不掉,即便陰陽兩隔,思念依然如泉,就如三毛對荷西的感情。
讀《夢里花落知多少》這本書,不僅淚水漣漣,被書中真摯的感情深深打動,三毛用飽含深情的筆,向我們展示了她對荷西的思念。
《夢里花落知多少》是三毛的一本散文集,書中共二十三篇文章,記錄了荷西意外去世她的思念,孀居生活以及對生命的感悟。
人這一輩子,遇到一個真愛的人,真的是難得的幸運,就算彼此陰陽兩隔,從此不能朝夕相處,也會把對方埋在心底,用一生來懷念。
沒有了荷西,三毛的世界是不完整的,當荷西不幸潛水去世后,三毛的世界塌了,她從來沒有想到這個說會愛自己一輩子的人,會以這種方式離開。
《夢里花落知多少》這篇文章中有這樣一個細節:
做潛水工作以后,荷西給三毛買了一塊羅馬字的老式女用手表,叮囑三毛以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忘掉他。
當荷西說完后,三毛用力抱住了他,然后表達了自己的愛意。三毛直言自己是愛荷西的,這份愛勝于自己的生命,是一輩子的愛。
當荷西發生意外時,三毛在文中痛苦的寫道:
「親愛的,讓我再抱你一次,就算你已成白骨,仍是春閨夢里相思又相思的親人啊!」
與荷西結婚后,三毛從來沒有后悔過,她曾在文中表示在與荷西結婚以前,她沒有瘋狂的戀愛過,但結婚后卻有足夠的信心,把自己的手交在他的手里,完全相信這個決定是正確的。
愛是冥冥之中的緣分,一旦愛上了就是一生,就會永遠把對方放在心里,就像有句話說的:
「真正愛上一個人是放不下的,就算明明知道相思苦,偏偏對他苦相思,愛已經入骨,情已經入心,此生怎麼可能不思念。」
前段時間,脆鵝和老夏的愛情故事刷爆朋友圈,讓人特別感動。
老夏患有老年癡呆癥,隨著年齡的增長,越來越嚴重,他幾乎什麼也記不住,對他來說每一天,都是全新的一天。
當孫女讓他在明信片上寫下幾個字的時候,他寫道:「陳翠鵝,夏偉,二位永不分離。」
這句話瞬間讓人淚奔了,也讓我們懂得了,好的愛情不是短暫的想在一起,而是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。
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:
「當一個人陷入愛情的時候,不要怪他盲目,不要怪他執迷不悟和不分是非,因為他的眼里和心里,除了心上人,誰也不存在。」
小編覺得入了心的人,是忘不了的,就算對方會從自己的世界里消失,依然會一直愛下去,因為除了這個人,心里再也裝不下任何人了。
在這個世界上人是有責任的,不能因為遇到挫折就想離開,這是不負責的表現。我們不論走到人生的哪個階段,遇到多少麻煩都要好好活,因為這是我們需要完成的職責。
荷西出事以后,三毛不想活了,她想跟隨荷西而去,她在《不ㄙˇ鳥》里寫道:
「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的這條路,你們也要想得明白,因為在我,那將是一個更幸福的歸宿。」
在《不ㄙˇ鳥》這篇散文里,當她向父母表達這種想法時,母親眼淚流了出來,她不敢說一句刺激三毛的話,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祈求三毛試著活下去。
父親則坐在黯淡的燈光下,語氣幾乎已經失去了控制,他表示如果三毛敢做出毀滅自己生命的事情,那麼三毛便是他的仇人,他不但今生要與三毛為仇,還要世世代代都要與她為仇。
正是因為父母,她選擇暫時做一只不ㄙˇ鳥,希望自己能好好活著,活得久一些,能夠守住父母的幸福和年歲,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。
俗話說,好ㄙˇ不如賴活,好好活著是對愛自己的人負責,也是對自己負責。
看過這樣一句話,深以為然:
「生活中總會有很多艱難的時刻,但我希望你總是能夠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和底氣,唯有此,你才是真正做到了不負時光,不負自我,不負愛你的人。」
有這樣一個哲理小故事,讀來發人深省:
小和尚給花兒澆水的時候,發現那些花已經被曬得不成樣了,他覺得花兒救不活了,老和尚見狀不言語,只是給花澆水。
沒多久,那些耷拉著腦袋的花朵,居然全抬起頭來,而且生意盎然。小和尚覺得這些花兒真了不起,能撐著不ㄙˇ。
老和尚直言花兒不是撐著不ㄙˇ,而是好好活著,即便只有一天的壽命,也會好好過一天,這是他的責任,要對得起自己的根。
小編覺得一個人的活法有很多種,雖然怎樣過完這一生,選擇權最終在你的手中,但你要對得起自己,更要對得起愛你的人,履行好自己的責任。
人這一生,是一個不斷修煉的過程,其間需要我們學會不爭,因為人生如夢,爭來爭去只會讓自己身心疲憊,不過只是一場空。
三毛在《似曾相識燕歸來》這篇文章中寫了荷西去世以后,婆家對荷西財產的態度。
在婆家,婆婆直接和三毛談在他們在迦納利群島的那幢房子,如果三毛一直住下去,她不會說什麼,但如果要賣,就必須經過他們的同意。
不僅如此,婆婆還當著大家的面在飯桌上哭訴,直言荷西欺負她,結婚以后第一年還寄錢來,后來根本不理這個家了。
直到三毛表示荷西留下的,除了婚戒之外,其余的東西婆婆要是真要,就都給她,自己完全不爭,她才停止哭訴。
荷西的妹妹問三毛為什麼不爭,三毛表示人生如夢,既然最愛的人已經離開了,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了。
人生不過百年,我們這一生得到的任何東西都是暫時的,百年之后塵歸塵,土歸土,又何必為了暫時的東西爭來爭去,苦了自己呢?
南懷瑾曾說:
「生命,只有在被欲望迷亂了的人心中,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,不爭,是人生至境。」
康熙年間,禮部尚書張英的家人因為家里的一塊空地和鄰居吳家發生糾紛,張英家人便寄書到京城把這件事告訴了他。
家人原本以為張英會站在他們的角度,不曾想張英在家書上直接讓家人讓對方三尺,當他們讓出三尺之后,吳家深受感動,也往后退讓了三尺,如此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,取名六尺巷。
有人說,冥冥之中,一切皆有定數,很多東西我們越是越爭,往往越得不到,越是去爭,反而越容易失去。
小編覺得活在這個世上,我們沒必要爭,因為人生的很多煩惱,都是因為爭,當一個人能夠做到不爭,便能在時光荏苒中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更好地擁抱身邊的幸福。
世界是變化,是很難改變的,面對這個變化的世界,我們只能努力學會釋懷,相信一切皆有因果,要離開的留不住,想留下的趕不走。
荷西去世后,三毛痛過哭過,但最終還是釋懷了,對于荷西的ㄙˇ她無法改變,只能把這份思念埋在心中重新開始生活。
她知道世間所有的一切都不會因為個人的意志轉移,個人能做的不是改變而是接受。
就像她在書中描述的:自己離開才幾個月,朋友洛麗在等第二個小孩的出生,三個朋友ㄙˇ了,尼柯拉斯下月再婚,孀居的甘蒂的弟婦也已再婚兩個月了,達尼埃在瑞士斷了腿,海蒂全家已回美國去,胖太太的房子賣了……
世界有歡喜有悲哀,有笑有淚,有因果有緣分,就像她在《歸》這篇文章寫到的:
「這段時間我對于生ㄙˇ之謎也大致有了答案,這一切都蘊藏著因果緣分,更何況,只要知道荷西在那個世界安好,我便坦然感恩,一樣可以繼續的愛他如同生前一樣。」
半生已過終于懂得,所有的一切都藏著因果緣分,所有的一切都會變,既然無法得到,何不笑著釋懷。
在《平凡的世界》中孫少安和田潤葉是相愛的,可是又能怎樣?因為各種原因,孫少安還是娶了賀秀蓮,田潤葉還是嫁給了李向前。
在他們的感情中,田潤葉愛得熾烈,甚至在孫少安結婚的時候還抱有幻想,可最后終究是有緣無分,只能把這份愛埋在心底,努力讓做到釋懷。
人生在世,你早晚要知道有些失去是注定的,有些緣分根本不會有結果,愛一個人不一定會擁有,想得到的東西往往永遠也得不到。
小編覺得世事無常,人這一輩子沒必要ㄅ丨迫自己,與其對沒有結果的事情執著,還真不如笑著釋懷,因為人一旦釋懷了,就不會那麼累了,就會活得幸福了。
在三毛一生的創作中,荷西的意外去世是最大的轉折點。以前的三毛的文字自由灑脫,但荷西去世之后,一切都變了,文字有些悲涼,讓人心疼。
在《夢里花落知多少》這部散文集中,三毛瘋狂地思念荷西,她寫道:
「許多個夜晚,許多次午夜夢回的時候,我躲在黑暗里,思念荷西幾成瘋狂,相思,像蟲一樣地慢慢啃著我的身體,直到我成為一個空空茫茫的大洞。」
小編覺得三毛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,她像風一樣自由,吃過生命的苦,嘗過愛情的甜,盡管斯人已逝,她的故事依然會影響很多人,給我們啟示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