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》里講: 信言不 美,美言不信; 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 。
諸葛亮舌戰群儒,一生經常與人辯論可謂雄辯之才,但是他卻說: 大辯不 辯。 辯論的最高境界,就是不辯!
對待有些人,可能唯有沉默,才是最好的方法,沉默是金!
莊子在《秋水》篇里講過這樣一句話:夏蟲不可以語冰。
就是說不要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,這純屬浪費時間。
因為它從來沒有感受過寒冬,它從來沒有體驗過冰雪,在它的世界里只有春天的陽光和炎炎夏日,它永遠都無法理解你所說的冰雪寒冬,這純屬浪費時間。
這就好像是給一個從未見過光明的盲人講關于光的事情,你很清楚,你不可能說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光明,因為他從來沒有體驗過光明。
他可以了解光的理論,光是由什麼組成,但那不是光的本身,他永遠不會了解真正光是什麼?
光是不能被傳達的,光是不可以言說的,它是一種經驗。不可說,不可說啊。
李嘉誠先生曾說:「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事,就是給年輕人講經驗,你講一萬句不如他們自己摔一跤,眼淚會教你做人,后悔會幫你成長,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,人生該走的彎路,其實一米都少不了。」
和不同層次的人 溝通 ,是一種漫長 的 無 奈; 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, 更 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!
未曾經歷,不成經驗。
他從未去過你到過的地方,從未經歷過你受的痛苦和磨難,不知道你讀過的書,不認識你遇見的人。
隔著太多太多的障礙,溝通就是一場漫長的無用功。
有時候唯有沉默,一笑了之可能才是最明智的方法。
《道德經》里講: 天之道,利而不害; 圣人之道,為而不爭。
老子是說:天道是利益萬物而不傷害,從來不和任何東西爭。
人應該效仿法天道,天道不爭,圣人不爭,那麼人們也應在競爭中學會「不爭「的智慧。
真正厲害的人,沒有工夫和你爭來辯去,他們都在篤實地行動。
與其和他辯論,不如腳踏實地的踐行。況且,很多道理不是辯論就能辯清楚的。
趙括紙上談兵,在沙盤上把眾人說得啞口無言。皇上把兵權交給他,他轉眼就把幾十萬大軍帶入火坑。
紙上得來終覺淺,覺知此事要躬行。
與其爭論不休,不如踏實去做。 畢竟。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。
內心豐盈的人,從不活在別人眼里 ,從 不活在別人嘴里。
《莊子》里有個叫士成綺的人,聽到時人常常夸贊老子,于是跋山涉水,來拜訪老子。
看到老子外表平平其貌不揚,住的地方也極其普通。
便說:別人說你是圣人,我看是老鼠還差不多。
老子看了他一眼,低頭繼續讀自己的書,完全不理他。
第二天,士成綺覺得自己太過分了,來找老子道歉。
誰知道老子對他說:「我如果有獲得大道的實質,你罵我是豬、狗、老鼠又有什麼關系,我還是我。」
你說什麼,是你認為的,它并不能影響我,也不能改變我。
喜歡和人爭論,多半是內心還不夠篤定。只要認定自己是對的,面對那些指責自己的人,淡然一笑不必太在意。
有時候不管你做什麼,不管你多善良多優秀,總會有人指指點點冷眼相對。
越是不如你的人,越是羨慕,嫉妒,恨!
給你各種誹謗;有些事看透沒必要說透,有些人看穿沒必要揭穿。
有些誤會何必在意,有些謠言何必爭論。
不爭辯不代表你心虛理虧,而是因為內心無愧,清者自清,身正品正,總有一天時間會驗證。
有時候沉默是一種智慧,不爭辯是一種修行。
永遠不要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,你只管做好自己,乾乾凈凈,坦坦蕩蕩,時間會幫你澄清。
人這輩子,重要的不是和別人爭辯,你不需要向別人證明,人品端正,無懼流言蜚語,清者自清,內心無愧一生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