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等公、領侍衛內大臣、大學士如果上朝,誰應該排在第一位?


清代大臣上朝,一等公、大學士、軍機大臣、領侍衛內大臣以及各部院堂官如何排班,誰應該站在首位?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知識點,在清代宮廷影視劇中我們是難以發現的,就是在文獻史料中也很少有記載。

ADVERTISEMENT

近來御史在翻閱《清稗類鈔·爵秩類》的時候,發現了相關的描述。借著這個機會,御史就與諸位好好聊聊清代大臣班次的話題。

清代的朝會制度

清代的皇帝素以勤政聞名,每天都有固定的起床時間,基本上天不亮就要視朝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視朝與上朝還是有所區別的。

明代時,按照制度規定,皇帝是必須每天都要上朝的,朱元璋、朱棣兩位皇帝,也都十分勤政,基本上能做到每天上朝。自宣宗以后,皇帝已經做不到每天上朝,到了嘉靖以后,皇帝不臨朝已經成為常態。

上朝是一個很嚴謹的事情,平常的日子皇帝是在乾清宮臨朝,重大的節日則在太和殿。

ADVERTISEMENT

清代皇帝勤政不假,但制度層面并沒有規定皇帝每天要在乾清宮視朝。從康熙皇帝開始舉行了御門聽政制度,一年365天幾乎是雷打不動。但御門聽政相對比較隨意,隆重程度不及乾清宮。

雍正時期,皇帝移居養心殿,此后皇帝每天早上都會按時召見軍機大臣以及各部院堂官。所以從雍正以后,上朝制度演變為范圍較小的召見。在京的中下級官員,非重大節日慶典例不早朝。

關于清代得到朝會制度,御史只是簡單做個介紹,講得不夠細致,難免有遺漏的地方,但基本上就是調子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
往下滑看更多文章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