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早之前,買了一套國學經典文集。
里面有很多聽過沒看過的書,比如四書五經,諸子百家的作品等。
斷斷續續看了幾本,感覺比很多暢銷書寫的好多了。 雖然只是一些節選,但幾句話就把事兒說清楚了。
不像很多書,拿著一個成語或俗語,拼命找現代的案例,然后硬湊出一本書。
到頭來,無非是想說「熟能生巧」或者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」。
前兩天看了一下《鬼谷子》,完全就是一本《職場生存手冊》。
雖然好多內容,翻譯成現代文,就是PUA的那一套:
比如,要想說服對方,就得先反駁他,讓他激動后暴露實情。對方有理的地方,你就順著說,對方沒理的地方,就要抓住反駁。
盡管如此,整本書的一個重要核心,我覺得還是值得肯定的:
想盡各種方法,掌握真實情況。
這個真實情況包括客觀條件(地理,經濟,人口),還有主管判斷(君主的想法,下屬的意圖等)。
只有掌握了這些實情,才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除此之外,還有些內容,對于今天的職場人很有參考價值,在這里做一個摘錄。
上司和下屬,有些雖然距離遠,但很親近;有些雖然離得很近,卻形同陌路。
這里有一個關鍵:
意思是:摸準了領導的心意,善于迎合,才能想入政就入政,想出世就出世。
聽起來是教人拍馬屁,但實際上是粗暴地說明了職場的規則。
領導之所以是領導,因為他不光有權力,還有相應的責任。
最終的責任落在他身上,這件事兒當然得按照他的意思辦,不然他成什麼了?決策聽你的,責任他來扛?
人生中最后悔的事,多半都是聽了別人的忠告,做了違背內心的決定,最終結果不好,還得自己承擔的事。
沒有比這更讓人憋屈的了。
而且職場也沒啥對錯,都是不同層面的利益博弈而已。員工看來獲益的事,領導看來可能就損失了。
所以作為下屬,就得了解領導意圖,然后想辦法把它合理化,并且提供方法把事兒辦成。
這也不是什麼厚黑, 領導找你來,不就是想讓你支持他麼?
《重要的事:非常簡單,但不容易》說過,到頭來信任比能力重要。 方向不一致,能力越大,越是麻煩。
那如果領導就是不行呢?感覺跟著他混,不可能有出頭之日,我應該咋辦?
《鬼谷子》也給出了相應的方案:
意思是: 如果決定留下輔助君主,就要與君主的思想吻合;如果決定離開,就不要爭取君主的寵信。
如果真覺得領導不行,那也不用拍馬屁,安靜地留好后手,悄悄離開就是。
沒必要一邊罵領導,一邊拿工資。活得這麼擰巴,生活不太能開心。
至于什麼領導能跟,《鬼谷子》倒沒直說,但給了一個反例,可以拿過來參考:
意思是:和人談話,先表揚他,然后用恭維來鉗制他。
這句話出自第五篇《飛箝》。
「飛」是褒揚,「箝」是鉗制,也就是通過贊揚,讓對方暴露弱點,然后牽制對方,相當于現在的「捧殺」。
我們可能不使用「飛箝」,但不能保證別人不用,尤其是針對我們的領導。
那時,就可以看看這位領導,是不是一捧就飛,一飛就露馬腳的人了。
所有輕易就中招的人,基本上都不值得追隨,因為被其他人暗算只是遲早的事。
這時就不要想著幫他了,還是靜悄悄地離開比較好。
《鬼谷子》主要針對謀劃和游說,里面關于一些人的判斷,可以用在日常同事之間的相處中。
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,就是如何:
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。
翻譯一下就是:
游說有智謀的人,要靠博識多聞的言辭;游說博識多聞的人,要靠條理明晰的言辭;游說明辨事理的人,要依靠要點明確的言辭;游說達官貴人,要圍繞權勢來進行;游說富人,要以尊重的態度去對待他;游說窮人,要靠言辭中以利引誘;游說地位低下的人,要靠我們談話時態度謙恭;游說勇敢的人,要靠我們談話時表情果敢;游說愚蠢的人,要靠對方容易理解的言辭。這些都是與人談話的原則,然而不少人卻常常背道而馳。
作為普通人,不需要說服那麼多人,但起碼能從這段話中,看到對待不同人的各種態度。
我個人覺得比較好的是: 面對比你聰明的人,盡量通過親身經歷,積累實際經驗,創造信息差。
哪怕對方腦子再好使,只要是沒經歷過的事情,依然無法輕易反駁你,這樣你對他就有一定的優勢。
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,面對地位低下的人,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謙虛。
現在經濟狀況不好,每個人都一肚子火,這時還找不如自己的人發泄,不擔心對方直接崩潰,破罐破摔麼?
另一個識人的方法:
意思是: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,既不喜形于色也不怒目相待的人,可以將機密大事托付給他。
遇到這樣的同事,要珍惜,遇到這樣的競爭對手,要小心。
《鬼谷子》當中倒是有修身養性的內容,但我覺得都太虛了。
反倒是第四篇的《抵巇(xī)》很有參考價值。
「抵」是處理,利用;「巇」是縫隙,矛盾。
萬事萬物都有裂縫,會有矛盾和漏洞。
「抵巇」分為兩種,一種是發現自己的漏洞,及時彌補,另一種是發現別人的漏洞,學會利用。
這一篇對于個人來說,最重要的一點:
保持耐心
意思是: 事物出現危險征兆時,圣人能洞察一切,并采取措施進行自保。能夠自保后,會順應事物的變化,思考制定各種策略,來找到產生裂縫的原因。
意思是: 假如世間沒有裂縫需要處理,那就隱居起來等待時機;如果世間出現裂縫需要處理,那就用抵巇之術來進行謀劃。
很多時候,盲目的行動,可能不如耐心等待更有效。
記得在美劇《億萬》里有個片段,是男主講他小時候和父親出去打獵,到處找也沒有獵物的蹤影。
后來碰到一個老獵人,告訴他們一個簡單的技巧,最終父子倆打到獵物,高興地回家了。
這個技巧就是:
趴著不動。
非常簡單,唯一需要的就是耐心。
父子倆趴了大半天,終于在傍晚等到了獵物,一擊即中。
這些年一個最大的感觸就是: 好多現在的坑,都是之前自己「努力」挖的。
明知道時機不成熟,或者自己能力不夠,非得硬著頭皮上,最后留了太多爛攤子。
雖然說永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,但完全沒準備好就沖進去,結果大機率也好不了。
看了《鬼谷子》的這一段,真覺得耐心非常重要。
如果現在的處境不好,不用想著怎麼扭轉乾坤,保證自己身心健康的前提下,盡量熬一熬。
只要熬過一段時間,事情就會有所變化,那些過去不存在的「縫隙」可能就會出現,到時候再把握機會也來得及。
切忌在機會出現時,自己已經被折騰的精疲力盡,完全沒有能力把握了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