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語有雲: 魚放三日發臭,客住三天討嫌。
「凡事不能過頭,過猶不及。」
人際交往中,最重要的就是距離與尊重,
正如那句老話,「事不可做盡,人不可做絕。」
所以為人處世,應牢記這一條:「二八法則」。
說話八分,空餘兩分
《格言聯璧》中寫道:處世須留餘地,責善切戒盡言。
說話口無遮攔、有天沒日,不是耿直,而是缺乏教養。
為人處世不分輕重,非丈夫也。
生活中,一味誇口 ,不留餘地的人,只會給自己帶來禍端。
有這樣一則歷史故事:
北宋時期,名相寇准,副相丁謂。
在一次宴席中,寇准吃飯不小心將湯汁沾到了鬍鬚上,丁謂見此忙過來幫寇准擦拭。
可寇准看不慣他獻媚討好的樣子,便當著滿朝文武的面,嘲諷;
「身為堂堂副宰相,就是來溜鬚拍馬的嗎?」
丁謂心胸狹隘,他便懷恨在心,找准機會陷害寇准。
可惜寇准一生正直,卻造小人陷害,最終卻死在了被流放的路上。
揭人短處,戳人痛處,最終也會反噬自己。
說話,點到為止即可,多一點溫和,也就不會水火不容。
論語有雲: 「事君數,斯辱矣;朋友數,斯疏矣。」
話說八分滿,哪些話該說,哪些話不該說,自己要清楚,
凡事留一線,是給別人餘地,也是成全自己。
唯有把握好說話的分寸,才能在人生之路上進退自如。
事做八分,留白兩分。
《格言聯璧》中寫道:物忌全勝,事忌全美,人忌全盛。
做人忌滿,萬事求缺。
萬事萬物不能苛求完美,物極必反;
為人處世不能苛求圓滿,盛極必衰。
安妮寶貝也說過:「人的生命應該是豐盛而有缺憾的,缺憾是靈魂的出口。」
曾國藩的書房名為「求缺齋」,時時警醒自己「君子要守缺」。
西元1864年8月,湘軍攻陷天京(南京),太平天國滅亡。
立下如此汗馬功勞,曾國藩被封為一等毅勇侯,加「太子太保」銜,位極人臣。
同時他還掌握著實力雄厚的湘軍,手下人才濟濟,門生故吏遍天下,勢力和聲望都達到了頂峰。
咸豐皇帝臨終前憂心忡忡:「去了半個洪秀全,來了一個曾國藩」。
剛剛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也小心提防著曾國藩。
曾國藩深知功高震主的後果,于是果斷採取措施,開始自剪羽翼。
他先是讓自己的弟弟以病告退,再分批裁撤了辛苦建立起來的十幾萬湘軍,只留下了兩個營一萬人左右。
朝廷見他主動裁軍,也放下心來,對他繼續委以重任。
曾國藩正是用這樣一種求缺的心態,保全了他自己和家人。
自古人生最忌滿,浮生若夢半且安。
人生的劇本,有陰晴圓缺,有跌宕起伏,有坦途險阻,只要我們抱著一顆求缺的心,積極修行,定能向幸福而生,給劇本一個滿意的結尾。
《道德經》有雲:「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;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。」
最完美的東西,也有殘缺,但它的力量不會衰竭;
最充盈的東西,也有空虛,但它的作用不會窮盡。
將滿未滿的人生,才是我們剛剛好的人生。
情付八分,保留兩分
《格言聯璧》中寫道:
謙退是保身第一法,安詳是處事第一法,
涵容是待人第一法,灑脫是養心第一法。
金庸老先生《書劍恩仇錄》書中寫道:
「 慧極必傷,情深不壽,強極則辱,謙謙君子,溫潤如玉」。
人生在世,不妨灑脫一點。
一個人,如果對一份情感太過投入、過于執著,那這份情感註定難以長久;
而一個人,如果過于聰慧,則容易看透人情世故,體驗更多的世態炎涼,勞心費神,容易傷身。
陸遊一曲釵頭鳳,唱盡了多少深情難付,讓多少人潸然淚下。
陸游和妻子唐婉,自小青梅竹馬,情投意合,最終也是不出意料的結為夫妻後也是伉儷情深。
只是可惜,陸母不喜唐婉,兩人不得不分離,從此只有靠著相思把對方記掛。
只是牡丹泣血,相思太苦。
十年後的春天在沈園再遇,悲痛欲絕的陸遊在壁上情下了《釵頭鳳—紅酥手》一篇,唐婉看後也情難自禁的回題下了《釵頭鳳—世情薄》一詞。
只是相思太傷人,紅顏終薄命,唐婉回家後不久,就鬱鬱而終了。
一世後來84歲的陸游再回沈園,依然那麼的思念唐婉,題下了《春遊》一詩
「沈家園裡花如錦,半是當年識放翁。
也信美人終作土,不堪幽夢太匆匆。」
最終,寂寥離世。
人世間,世事無常,滄海桑田;
再深的感情,也敵不過命運與時間。
無論愛情還是友情,付出八分最相宜,留下兩分愛自己,
有張弛有度,恰到好處,才是最好的狀態。
▽
《菜根譚》有雲:
「花看半開,酒飲微醉,此中大有佳趣。」
花朵半開之時賞花最美,酒喝半醉之時感覺最佳。
說話有尺,過則傷人;做事有度,滿則傷己。
凡事留兩分愛自己,才能一身輕鬆,人生,也就快樂許多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