▼
有人說:夸獎是上天賜給人類最好的禮物。
它可以使自卑者抬起頭來,使懦弱者堅強起來。
學會夸獎別人的同時也贊美了自己,一個成熟的人懂得夸贊這個殘缺的世界。
弱弱的問一句:您有多久沒夸人了呢?
有時候夸人,真的會被人感激一輩子的。
很多年過去了,書君始終對小學四年級教我語文的張老師心存感激。
小時候,我是個普通的孩子,所有的一切都稀松平常,討不來半點贊許的目光。所謂普通,在父母看來,其實就是平庸的同義詞。小時候,我父親在介紹我時,總會用一句話形容:
「犬子比較木訥」。
在木訥和羞澀中,我度過了青少年時光。可是,父母哪里會知道呢?少不經事的我,覺得不茍言笑才是正經人,才夠酷,才是大俠。比如高倉健、比如郭靖、比如石破天(《絕代雙驕》里梁朝偉扮演的角色),哪一個看起來不是木訥的?像陸小鳳那樣嬉皮笑臉的,在我看來是萬不能稱為是俠客的。
在我們那個時代,一個孩子如果平庸,就意味著考不上大學,將來必然是要賣苦力討生活的。
直到有一天,我清晰那天我數學考了57分,正如犯人般等待著數學老師的「嚴刑拷打」。也不知道怎麼回事,語文老師突然有事走進了教室。不巧的是,講台上第一張試卷就是我的。
她皺了下眉頭,我心想壞了,緊接著她搖搖頭,嘆了口氣說:
「沒關系,就算數學不好,好好學習語文,你作文寫的不錯,長大以后也有機會能成為作家。」
我不想肉麻的表現彼時我內心的感激,因為一個平庸孩子的內心,反應實在不會那麼快。但是我知道,作家是神圣的,是有出息的象征。
當然了,長大后,我并沒有成為作家,甚至沒有出過一本書。因為我始終覺得,出書是一件極其神圣的事情。對此,我一直保持著敬畏之心。
但是自打那句話以后,我熱愛上了文學和寫作。這個興趣一直維持至今。
有時候,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,或許真的只是一句夸獎而已。一句恰如其分的夸獎,或許真的能夠改變某個人的一輩子。
語言最大的力量就在一顆心觸動另一顆心,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。
有時候,看似不經意的鼓勵,或許也會改變另一個人的人生。
有一次,作家林清玄去一家飯館用餐,飯店老板突然激動的說:
「林先生,您還記得我嗎?」
面對著眼前的陌生人,林清玄本以為是某位讀者。但是老板卻把自己當成了故人,于是便問道:「抱歉,我們認識嗎?」
飯店老板并不失望,忙不迭地跑上二樓,拿回了一張二十多年前的老報紙。報紙上刊登著林清玄年輕時候做記者時寫的一篇報道,是關于一個小偷的社會新聞。
也許看出了林清玄的困惑,老板急忙指了指文章的末尾。原來是,林清玄情不自禁地在文章最后發出感嘆:
「像思維如此細密,手法那麼靈巧,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,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!」
「林先生,我就是當年那個小偷。」
在林清玄面前,老板并沒有隱諱當年的污點:「林先生您寫的那篇特稿,點亮了我生活的盲點,它使我想到,除了做小偷,我還可以做正經事!」
林清玄不曾想到,自己無心的一句話,竟然影響了一個人的一生!
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值得被夸贊的地方,哪怕是個小偷。每個人都愿意自己被人夸贊,哪怕是個小偷,
曹操創業史,幾乎就是用人史。曹操的用人史,幾乎就是夸人史。
毋庸置疑,老曹是個用人高手,而且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極品都敢用,比如「天下第一ㄉㄨˊ士」賈詡,比如「天下第一老狐貍」司馬懿,甚至「八姓家奴」劉大耳,他都敢用。
那麼老曹的用人絕學在哪里呢?兩個字:夸人。而且是沒羞沒臊的夸人。
比如吧,荀彧去投奔他時,老曹夸荀彧就說:愛卿,真可謂是吾之子房也。張子房是誰?那可是謀圣張良。
荀彧一聽,激動的花枝亂顫,馬上給他組建了三國夢幻謀士團。
再比如他夸荀攸、賈詡是「良、平之亞」的身份,說他們的能力不亞于張良、陳平。
你發現沒有?前面不是剛說荀彧是張良嗎?咋又用來夸荀攸、賈詡了?
嘿嘿,這就是老曹高明的地方,謀士誰不想被夸是張良呢?既然你喜歡,那好吧,人人有份。
夸完文臣,夸武將。
官渡之戰,張郃率軍投降曹操。曹操喜出望外,親自迎接,說張郃此來「韓信歸漢也」。
把張郃稱為韓信,張郃能不努力給老曹拼命嗎?最后果然戰走。
他夸武將的案例簡直「罄竹難書」,比如夸徐晃是周亞夫,夸許諸是樊噲。
如果夸自家人倒也算了,競爭對手他也夸,比如他跟劉備就說了: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與操耳。即便劉備是個謹慎的人,估計心里也是樂開了花。
再比如他夸孫權:生子當如孫仲謀。
注意,老曹這是在夸孫權的。因為孫權是小字輩的,比曹操大兒子曹昂年紀還小。
不過還是夸郭嘉最狠:使孤成大業者,必此人也。
曹操為什麼要這麼做?作為一個企業家,如果想讓員工忠于企業、高效工作,除了提高物質獎勵外,還要能夠給予精神鼓勵,那麼夸人是不可或缺的。
不過,夸人也是有方法的。
細品曹操夸人的說辭,你會發現這老家伙不愧是厚黑高手,非常的洞察人心,了解員工們的心理需求。文臣謀士的內心無不是想成為張良那樣的謀圣。
既然如此,你喜歡,那麼就給你好了。
今天荀彧是「張良」,明天荀攸是「張良」,后天「張良」就歸賈詡了。反正誰業績高,誰就是張良,誰有用,誰就是張良。
謀士們在算計對手,老曹在算計謀士。
如果夸武將是張良,那就不行了。
因為武將們無不是想成為「韓信」那樣的人物,于是乎老曹根據論戰功分配,張郃就成了韓信,徐晃就成了周亞夫,許諸就成了樊噲。
那麼為什麼曹操不夸司馬懿呢?因為司馬懿也是小字輩的,他只比孫權大三歲,而且排不進曹操的夢幻謀士團里。對于,沒太大價值的人,老曹惜字如金。
現實。
縱橫家也夸人,比如蘇秦。在《戰國策》里有這麼一個例子:
蘇秦去游說韓宣王,眾所周知,韓國是戰國七雄里最弱小的,那麼蘇秦是怎麼游說韓王的呢?說白了就是可勁的夸,
比如蘇秦就講了:韓國地方千里,帶甲數十萬,天下之強弓勁弩,皆自韓出,韓軍以一當百。
韓國幅員遼闊,兵強馬壯,簡直太強大了。一席話說的韓宣王忘乎所以,連自己姓什麼都忘了。
蘇秦緊接著就說:韓國那麼強,干嘛要跟秦國屁股后面混呢?
韓宣王一聽,是這個理,便說:寡人雖走,必不能事秦。
「寡人就算走了,也不跟秦國一塊玩耍了。」
我們必須承認,夸人簡直太有用了,可以增強員工忠誠度,提高生產力。
可以幫助小人物找到自信,改變人生。
可以被人感恩一輩子。甚至還可以當成話術去說服別人,簡直有百利而無一害。
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夸人呢?如果您實在不熟悉,有如下幾點僅供參考:
1、夸人要找準時機,
2、夸人要發自內心。
3、夸人要與眾不同,
4、夸人要學會揣摩,
5、夸人要順應人心,
6、夸人要間接恭維,
如果您實在記不清也沒關系,您只需要記住兩個字: 飛箝。
飛是指稱頌夸獎。箝是指鉗制牽制。
顧名思義,就是通過夸人的方式去控制別人。具體怎麼做呢?
鬼谷子說: 用之于人,則量智能、權材力、料氣勢,為之樞機以迎之隨之,以箝和之,以意宜之。
這是鬼谷子提出的用以處理人際關系的一種權術。
他認為要想飛箝一個人,就要根據對象的智慧、能力和膽識加以度量權衡,據其意圖迎合他,順應他,進而牽制他,促使讓對方接納我方的意圖。
由此可見,懂得夸人不僅是種美德,更是種權術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