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天之所為,知人之所為者,至矣。
——《莊子.大宗師》
莊子認為,萬事萬物和人相對,是個統一的所在。
他在《大宗師》中指出:知道天道自然的所為,也知道人的所為,便是認知的最高境界。
知道天地運行的自然道理,是由于順應了自然而得知;人的行為,是運用了人的智力,去順應那些無從知曉的道理,才能有所領悟。
其意思是告訴我們,明白自然的法則,同時又通曉人性的規律,是認知的極致。
這樣的人,也就達到了「 開悟之人」的境界。
往往像這類人,有三種能力值得肯定。
有一位哲人,把人分為三等。
三等人,常常只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比如貪圖享樂,今朝有酒今朝醉,他們的快樂比較膚淺,也比較簡單。
二等人,會做自己分內的事情,知道自己的責任是什麼,擔當是什麼,能老實本分地做好,能做到這一點的人,已經是不錯了,但是格局還不夠大。
一等人,便會考慮做自然而然應該要做的事,不需要他人來監督,也不需要崗位職責來束縛,能夠很清楚地理解什麼事情應該做。
順應時代而動,順應形勢而走,明了天意,看清規律,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去處事,與時代的潮流相吻合。
開悟之人,他有非常厲害的洞察能力,可以透過一些表面現象,直達問題的根本。
當你站在他面前,哪怕沒有講話,憑著直覺,他可以對你了解了三分,這樣的人,已經有很長的修煉和修為,在察言觀人方面,本領非常大。
當你進而開口講話,或著手開始做事時,他立馬就能夠看透,對你整個人的能力、心態做綜合的評價,很快就能知道如何與你相處。
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他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語言、行為,甚至更深層次的狀態,快速地判斷出別人的根基和本領。
他能根據依賴的對象,判斷其是否得當,因為對象是在每個時間段,在不同的環境和情勢下,都會有所改變,不是一成不變的。
而 開悟之人,他除了會對既有的事情非常清晰、順利地加以判斷之外,還能有長遠的眼光。
能堅持不停地學習,積累經驗,從外在規律上,來尋求更多知識,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。
看透自然,看透人性,這都尚屬平常,最關鍵的是,他還可以看透自己,能讓自己持續不斷地成長,這才是最可怕的一點。
結束語 :
當一個人懂得了天 意 ,洞察了人性,還能夠讓自己不停成長, 便 會明白如何去更好 的 處事,這 類 人鳳毛麟角 ,堪稱「 人中龍鳳 」 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