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關于「不想結婚」、「為什麼要結婚」、「你相信愛情嗎」……類似的問題頻頻登上熱搜。
現代人的愛情觀大約是: 相信愛情的存在,但覺得自己遇不到。
因為大多數人,都在等待愛情,等待童話般的「偶遇、故事交集、一見鐘情,再見傾心、順理成章步入婚姻……」
說起愛情,很容易想起三毛,但凡提到三毛,又總會下意識想起她與荷西的愛情,撒哈拉沙漠的故事。
在大家看來,這是一段打著「一生摯愛」烙印的愛情,后來去讀過三毛的傳記,才知道,愛情不是等待來的,而是努力成就的。
愛情的初始
第一次見到荷西,三毛在馬德里上大學三年級,那時候荷西是一個在她就讀的學校附近的一個高中生。
在一次圣誕節的晚上,荷西在三毛居住的公寓樓下等她,想給她送一份禮物和一份祝福。當時的三毛只覺得「天哪,好帥氣的男孩子」,并沒有想過他們會在未來有那樣多的交集。
因為荷西經常逃課來看她,三毛便以姐姐的身份教訓他:「不要逃課!再逃課就不理你了!」
但荷西依舊常常逃課來看三毛,直到有一天,荷西一臉認真的對她說:「ECHO,你等我結婚好嗎?六年!四年大學,二年服兵役!好不好?」
三毛以為荷西是開玩笑,又怕他太認真,就說:「你不要再來找我了,我有男朋友。」
荷西沒有被拒絕的惱怒,只是一邊倒退著跑,一邊說,「ECHO,再見!」
后來荷西也「遵守約定」,沒有 主動去找三毛,即使偶然在路上碰到三毛,也只是禮貌性擁抱,然后親親她的臉頰……
再次聽到荷西的消息,是在6年后……
一天,三毛剛剛回到公寓,就接到朋友的電話,說有急事,請她立馬趕過去。三毛放下電話,一魯夫馳趕往朋友那里,而她的朋友把三毛帶進一個房間,讓她閉上眼睛,隨后就關上門悄悄出去了。
過了一會兒房門開了,一對溫暖有力的手臂從三毛身后將她環了起來,等三毛睜開眼睛后,才發現對方是一個長得十分高大、留著滿臉胡子的西班牙青年——他正是六年以后的荷西!房間的四壁上,掛滿了三毛的放大照片。
想到這個苦戀她的西班牙少年,三毛感動得流下眼淚。
她在心里暗暗說道:「這一輩子,我只嫁給他!」
7個月之后,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阿尤恩小鎮登記結婚。
三毛曾經說,在遇見荷西前,她是花花胡蝶。穿梭于不同愛人,受傷就去流浪的花胡蝶。
在她決定與荷西結婚之前,她甚至都沒有與荷西正正經經談過戀愛。但因為荷西對她偏執又赤誠的愛,她選擇大膽愛一次。
荷西出/軌事件
三毛與荷西愛情,看起來就像童話,有一見鐘情、有至死不渝、有執著與純粹……但婚姻和愛情,很多時候是兩回事。
在他們認識的第11年,婚后的第4年,荷西出/軌了……
出/軌,從社會婚姻學來說,分精神出/軌和身體出/軌。荷西是哪種出/軌?不好說。
三毛原文這樣寫的:
多年前,我的先生畢業離開我去加納利群島回到西班牙本土,去接受19天深海潛水在訓練,那時我們相識第十一個年,結婚四年。先生邀我同行,我為了省路費,不肯去。在那分別的十數天,先生每天與我聯絡,回家后卻直接告訴我,他結識了一個女孩子,接近陷入情網,又說:要不是結了婚……
我的第一反應相當復雜,各種滋味包括很深的自責,我的行為反應是投入他的懷中,不能說一句話。
三個月以后,我看先生常常黯然,卻不在提那個女孩子的名字,我內心的痛楚和歉疚就更深了,因為對方是一位對我丈夫也付出了真情與熱愛的好女子。
后來我誠懇的問先生「要不要我回台灣一年,請他們兩個在生活上相處一陣,如果他們美滿,那我就自尋生路。一旦他們因為了解而分開,只要先生一個電報,我就飛回去,我還是要他。又如果,三個人一同接納觀念,親愛相處,那就三個人同時下決心做好親密朋友,佳人和愛侶的事實,真誠相待,不分彼此。」
先生聽見我提出如此的處理方法,嘩一下撲上來,抱住我流下了眼淚。當時我也哭了,一年以后,我們坐在陽台上看秋日海水的夕陽,我摸摸先生頭髮,問道:還想她嗎?他略有所思地說:那種愛情,屬于一瞬永恒的完成,難忘;至于說我們之間,生活的恩和情扎的太深,天長地久了。
——《親愛的三毛·婚外情事件》
荷西對三毛說,自己愛上了一個女子,接近墮入情網,又說:「要不是結了婚……」
三毛也沒有生氣,只是冷靜地說,「我們先分開一年,如果你覺得放不下我,我們就在一起,如果你覺得那個女孩更合適你的話,那麼你們就在一起。」他們都互相給雙方一年的時間仔細思考,究竟余生和誰一起度過。
從原文看「 當時我也哭了,一年以后,我們坐在陽台上看秋日海水的夕陽,我摸摸先生頭髮,問道:還想她嗎?他略有所思地說:那種愛情,屬于一瞬永恒的完成,難忘;至于說我們之間,生活的恩和情扎的太深,天長地久了」。
很難說,究竟是三毛離開荷西獨自生活過一年,還是荷西只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,但并沒有真正去嘗試,在一年后的某次聊天中,他們突然想起這件事……
生活從來都不是童話,完美模范的愛情,也會出現普通人婚姻里會遇到的問題,也許正是印證了「在愛情里,大家都是普通人」。
其實很欣賞三毛的這種果敢,大多數女人碰到這種事情,可能歇斯底里,可能沉默隱忍,可能直接選擇失婚……
但三毛卻說「 要不要我回台灣一年,請他們兩個在生活上相處一陣,如果他們美滿,那我就自尋生路。一旦他們因為了解而分開,只要先生一個電報,我就飛回去,我還是要他。」
并不想鼓吹婚姻里伴侶出/軌,要去妥協,去原諒,只是覺得,當婚姻出現問題時,首先想到的,不要是逃避,選擇逃離這段婚姻。
婚姻和愛情從來都不一樣,婚姻難免遇見很多問題,一味逃避問題,即使第二次結婚,當遇見類似或其他問題時,還會再次選擇逃避,如此循環往復,得出一個結論:現在渣男渣女太多……
真的是渣太多嗎?或許有一部分是這樣,但是大多數人,其實都是渴望愛與被愛的,學會珍惜,很重要。
(當然,前提是底線原則不能破)
兩年后,荷西溺水去世,那個女人出現在三毛面前,她們為這個自己曾經深愛的男人抱頭痛哭。
后來,三毛還跟那個女人成為朋友,并把攝影師朋友介紹她認識,不久后,那女人和攝影師結婚,并生了一個小男孩,取了荷西的名字作為紀念,孩子還喊三毛為:「中國媽媽」。
真正說起來,很佩服這兩個女人,在這場三個人的愛情里,沒有互相廝打、更沒有勾心斗角的較量,只有愛的真摯、直率,甚至帶著些許的體面。
三毛、荷西的愛情不是神話
是普通人愛情的縮影
三毛在知道荷西出/軌之后,也許她也曾在深夜痛哭和崩潰過,但她表現出來的態度始終都是理智冷靜,又帶著溫情的。
有時候覺得,三毛與荷西不僅是夫妻關系,更是無話不談的摯友。多數人婚姻出/軌(不論哪方面),下意識是隱瞞,被發現后配偶是憤怒,而荷西是坦誠,三毛是冷靜。
很明顯, 三毛不是因為愛情昏頭的人,當荷西跟她攤牌,直言愛上另一個女人時,她明白這件事情的關鍵之處,不是最后荷西選擇別人還是選擇回歸家庭,而是自己也要考慮清楚,是否能接受這樣一段變質,又患得患失的愛情。
不論是愛上一個人還是離開一個人,三毛都清楚地知道,珍惜自己的感情,不讓自己受委屈,才是最重要的。簡單說,先學會愛自己,才能學會愛別人。
三毛的母親說:「三毛是個純真的人,在她的世界里,不能忍受虛假,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,使她踏踏實實的活著。也許她的生活、她的遭遇不夠完美,但是我們確知: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,她勇敢的面對人生。」
其實他們的愛情,從來都不是童話,他們只是萬千普通人婚姻的縮影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