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大家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會遇到被人拒絕的情況。比如你想讓同事幫你個忙,可是同事拒絕了。你想跟上級提出一個工作方案,但是上級也拒絕了。這時候你會怎麼辦呢?有人會生著氣、黑著臉跟人理論。
再比如,你跟客戶談項目,被拒絕是常態,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?逼迫客戶簽單,你會發現那是不可能的。而有經驗的銷售則懂得使用欲擒故縱的方法。
有時候,說話的水平好像并不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提升,很多四十歲,五十歲的人還是不會說話,甚至一輩子都學不會,動不動就跟人爭的面紅耳赤。
一
讀過《三十六計》的朋友肯定都知道「欲擒故縱」這一招。啥意思呢?想要擒住敵人,反而要假裝放縱他。
我們來看這句話的原典:逼則反兵,走則減勢。緊隨勿迫,累其氣力,消其斗志,散而后擒,兵不血刃。
需,有孚,光。
啥意思呢?在武俠電視劇里常會聽見這麼一句話:窮寇莫追。看起來,好像是那人偷懶,實際上不是。
窮寇莫追指的就是「逼則反兵,走則減勢」,如果把敵人逼迫的太緊,那麼敵人可能會拼死抵抗,后果就很難預料了。有時候與其步步緊逼,不如假裝讓他逃跑,削弱他的氣勢。
待那人走后,再暗中跟蹤,待到敵人跑累了,放松了警惕,再兵不血刃的制服敵人。
需卦曰:有孚,光。做事如果有耐心,則會得到了好運。
二
我們來看看古代的縱橫家是怎麼做的。實際上被人拒絕這件事,古往今來都有。比如縱橫家鄭同就遇到了一位奇葩的客戶:趙王。
鄭同不遠千里北上去面見趙王。
兩人見面,趙王先恭維了一下:聽說鄭先生很有智慧啊,來我們趙國有何指教啊?
你看,趙王這話里充滿了嘲弄。那麼鄭同是怎麼說的呢?他說:「大王客氣了,我就是個粗人,哪敢指教大王。」
這一句輕松的便化解了趙王的力道。但是我們知道,縱橫家們的謙遜總是一種習慣性的鋪墊。很顯然,鄭同跑那麼遠不是去旅游的,而是去趙國找工作的,所以他說:「俺爹教過我兵法,所以……」
話還沒說完,趙王便打斷了他的話說:寡人對兵法沒興趣。
尷尬了,你看像不像你去跑業務時,你剛要開口,客戶說:我不需要?客戶覺得你是有求于他,所以總是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。
三
很顯然,鄭同沒料到趙王居然是這麼一個奇葩。這時候怎麼做?
一個沒經驗的銷售,一定會接著強行推薦,忙著給客戶推銷產品。實際上,這麼做的效果幾乎微乎其微,強扭的瓜不甜。鄭同會怎麼做呢?
鄭同見被人拒絕了,他馬上反應過來了,仰天大笑說:我也對兵法沒興趣。
他這是干嘛?在找同理心。既然你趙王不喜歡兵法,那麼我是鄭同也不喜歡兵法,這樣會怎麼樣?
立場相同了。
鄭同八成是讀過鬼谷子的,因為這個方法在《鬼谷子》里有詳細的說明:
其一:欲說者務隱度,計事者務循順。說話前一定要暗中揣度別人的心思。在做謀劃的時候一定要順應別人的想法。
其二:內有不合者,不可施行也。乃揣切時宜,從便所為, 以求其變。如果自己的說辭和策略,得不到別人的認可,就不能實行。必須從新探求他人的想法,隨機應變。
四
順應別人的心理,不是溜須拍馬,而是另有目的。我們看鄭同是怎麼做的?
他說:「我其實知道您不喜歡兵法。我之前去游說過魏昭王,想跟他聊兵法。魏昭王說他也不喜歡。我就跟他說:‘大王真是個世外高人,重視名聲。可是您的責任是讓魏國長治久安,不受外人打擾,如此才能高枕無憂啊。’魏昭王說:‘寡人也想啊,可是實力不允許。’我就說了:‘一個人帶著黃金萬兩,獨自走在野外,他自己沒有武器,也沒人幫忙,他會安全嗎?估計很容易被人謀害吧。你看,現在隔壁的大國都在魏國的周邊轉悠,您現在卻沒有任何準備,你猜結果會怎麼樣啊?您如果不用兵法,你猜隔壁的鄰居會不會如愿以償啊?’」
鄭同說了什麼?他看起來只是在閑聊而已,但實際上卻是話里有話,說是講魏昭王,實際上是講給趙王聽的。
經他這麼一點撥,趙王懂了,馬上謙遜的說:寡人請先生指教。
五
鄭同的套路就叫:欲擒故縱。當趙王拒絕他時,鄭同非但沒慌張,更沒有跟趙王據理力爭,而是話鋒一轉,講起了故事。讓趙王放松警惕。
但實際上鄭同是話里有話,暗中把話鋒對準了趙王,巧妙的用同理心,論述了兵法對諸侯們的重要性,進而說服了趙王。
有時候,如果直接說話得不到結果,我們不妨使得欲擒故縱的套路,何樂而不為呢?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