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謂格局?
我聽過一個形象的比喻:
「站在山腳往下看,遍地是垃圾;站在山頂往下看,美景盡收眼底。」
誠然,高度決定深度,格局決定結局。
人的格局一大,就不會在生活的瑣碎中沉淪,目光所及處皆是歲月靜好的模樣。
而一個胸有大格局的人,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,你身上有嗎?
《論語·裡仁》中寫著這麼一句話:
「君子喻于義,小人喻于利。」
真正有格局的人,在利益面前,總是會使出三分精明,保留七分的真摯。
他們始終相信,命裡的錢都是有定數的,做人可以精,但不能陰。
在《紅樓夢》裡,王熙鳳的形象總是被世人詬病。
她在賈府生活,又掌管著府裡的大小事務,本可以一直享受著養尊處優的待遇。
然而她的貪念卻沒有盡頭。
為了獲得更多利益,她隨意克扣別人的月銀,到處收取賄賂。
賈府也並非小門小戶,一年來大大小小的錢財,光是經過王熙鳳手裡的,就不下十萬兩。
可她卻始終改不掉斤斤計較的毛病。
在逼死尤二姐後,她不但沒有絲毫歉意,還順手拿走了尤二姐的家當。
可笑可悲的是,縱使王熙鳳算計了一輩子,到最後還是落得一無所有,兩手空空。
一個人若是格局太小,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機關算盡,無異于在給自己埋下禍根。
越是格局打開的人,越會明白:與其在利益的漩渦中掙扎,不如順其自然,給靈魂片刻的休息。
錢,是生存的必需品,更是人性的試金石。
存摺裡的錢可以多,但內心堅守的底線,卻不應該少。
心懷大格局,才能過好小日子。
一位著名作家曾說:
「任何變化都不是突然發生的,而是自己無意間一點一點選擇的。」
深表贊同。
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和最深的教養,就藏在細節裡。
作家巴金的為人之道,總是讓我倍感欽佩。
數年前,巴金好友的兒子濱濱,被診斷出心臟病晚期。
巴金出于關懷摯友的心境,便決定舉家前往上海幫忙。
在濱濱的治療期間,巴金曾經多次探望,對孩子也是體貼入微。
可在每一次探望的時候,巴金即使心裡很關心,卻從不曾開口向好友問起濱濱的病情。
他所做的,只是默默地握住朋友的手,安靜地陪在身邊。
生老病死雖是人之常情,可是對于巴金的好友來說,每當將孩子的病情向別人談起一次,內心的痛楚就會加深一分。
而巴金的沉默與陪伴,無疑是對孩子父母最大的成全和慰藉。
後來,在面對好友的感謝時,巴金也只是平靜地說:
「沒什麼,我只是剛好有空,陪陪你。」
一句剛好有空,巴金就將自己的勞累與關心深藏在身後,給了朋友足夠的體面。
有些人對你好,恨不得嘴上念叨千遍萬遍,而有些人對你好,卻默默將細微之處做到無可挑剔。
拿破崙曾說過:
「懂得換位思考,能真正站在他人位置上看待問題,這個世界就是你的。」
你會發現,生活中那些格局不凡的人,總是能做到明知不問,看穿不言。
再好的關係,他們也不會失了分寸,再大的事情,他們也不會亂了陣腳。
這是一種大智慧,更是一種難得的通透。
細節見風度,看重小事,才能贏得人心,養大格局。
我們的一生中,會遇到很多岔路口。
而決定最終命運的,不僅靠運氣,有時更要靠脾氣。
就像林語堂先生所說:
「一個心地乾淨、思路清晰、沒有多餘情緒和妄念的人,是會帶給人安全感的。」
人啊,總是有事時,胡亂發脾氣,事過時,又追悔莫及。
相比之下,那些在吵架時還能把握好尺度的人,不僅有情商,更有格局。
主持人寇乃馨的婚姻經歷,給不少人提了個醒。
有一回,她和丈夫因為一點小事發生了爭吵。
寇乃馨性格驕傲,當她發現吵著吵著自己就占了下風的時候,變得衝動起來,專挑丈夫的痛處說:
「你哪一點能配得上我,你知不知道你是二婚,是二手貨,根本配不上我!」
話一出口,丈夫瞬間低下了頭,沒再吭聲,轉身就去收拾了行李。
寇乃馨意識到自己言語過激,趕忙想要挽回。
丈夫卻冷冷地回應道:「你知道嗎乃馨,有些話是不能說出口的。」
是啊,人最不該的,就是為了贏得當下的爭吵,而輸了整個人生的幸福。
張嘉佳說過:
「滿世界都是陷阱,憤怒會帶你走進最壞的結果。」
心懷格局,做人做事時都要敞開胸懷,把握好尺度,懂包容,少計較。
出言有尺,嬉鬧有度,是一種高級的修養。
電影《一代宗師》,對格局的三個境界做了準確的概括:
「見自己,見天地,見眾生。」
胸懷大格局的人,不為小利迷失自己,在眾生面前保有分寸,天地之間包容大度。
餘生,願你我都能修煉品性,成就格局,活成更好的自己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