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不愿走的你,要告別已不見的我,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,滾滾紅塵里有隱約的耳語,跟隨我倆的傳說。
——《滾滾紅塵》
《滾滾紅塵》是三毛平生唯一一部電影劇本,也是三毛的遺作。金馬獎后一個月,三毛結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而作為主創的林青霞,也憑借著這部出色的劇本,摘得唯一一座金馬影后大獎。
在影片中,女二號張曼玉飾演林青霞的好閨密,但真正想成為林青霞閨密的編劇三毛,林青霞曾透露:
「我真的很幸運請到三毛,而且她在接到這個案子的當天晚上,就從樓梯上摔下來,還跌斷了肋骨,沒想到導演居然說這樣她才能專心在四樓寫劇本。不過也真的是這樣,三毛真的關在四樓寫了幾個月就把劇本寫好了,寫完之后我去四樓看劇本,她還每一字每一句念給我聽,甚至演給我看,讓我非常感動,后來三毛還說,她其實很想在片中演出我的閨密。」
說起來,三毛與林青霞的友情,有著很奇妙的緣分。
早在1973年時,三十歲的三毛第二次離開台灣去西班牙,那天媽媽帶她去香港購置要遠行的衣物,遇到了同樣由媽媽陪同前來買衣服的林青霞,那個時候林青霞剛剛在《窗外》嶄露頭角。
只聽得店員激動地對三毛說:「你看,你看!那就是林青霞,演《窗外》的那個女學生。」
茫然回首的三毛看到了那個剪著學生頭的女孩,那一瞬間她仿若置身于電影中的某個場景,心里忽然有一種莫名的情愫。
許多年后,三毛憶起那種感覺,她說:「心中有一種茫然感,好像不只是看著她而已。」
這就是三毛與林青霞的初相遇,但也就此擦肩而過了。
她們的第二次相遇是在十多年后了,彼時三毛是家喻戶曉的作家,而林青霞也已是大名鼎鼎的演員了。
三毛不僅與寫出《窗外》的作家瓊瑤成了好朋友,也與出演《窗外》的女主角林青霞成了好朋友。
又因為《滾滾紅塵》,三毛和林青霞成了無話不談的閨蜜。
三毛、林青霞和《滾滾紅塵》導演嚴浩都對「死」感興趣,有一次在一起喝酒的時候她們約定,若當中誰先死了,一定要想方設法「回來」告訴對方「死」是什麼感覺。
很快的,《滾滾紅塵》拍完沒多久,三毛就離開了這個傷感的世界,毅然決然地拋下了那些愛她的人。
果不其然,三毛履行了三個人當時定下的約定。林青霞自己回憶說:三毛自絕后我曾與她三次 「相遇」。
第一次相遇是在三毛自絕不久后,某天凌晨三點多時,沉睡中的林青霞接到了一個電話,對方清脆地叫她「青霞」,然后,聲音由強至弱地對她說:「我頭好痛,我頭好痛,我頭……」聲音很像三毛,但林青霞以為是朋友的惡作劇,就掛掉了電話。次日她在朋友中間打聽了一圈,并沒有人承認打過這樣的電話,直到現在依然沒有人承認。
第二次相遇是在夢中。林青霞在夢里看到窗前一張張信箋和稿子往下落,她直覺跟三毛有關,但心里害怕,就重復念著「唵嘛呢叭咪吽」把這個夢給結束了。醒來后,她十分后悔為什麼不先看看紙上寫了什麼,也許三毛是要告訴她生前所約定的事情呢?
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,林青霞在埃及旅行時又遇到了三毛。三毛曾和林青霞約定一起去旅行,但后來擔心林青霞會勘破她的內心,便放棄了這一念頭。三毛去世后的某一年,林青霞與朋友在埃及旅行,有天半夜,林青霞在夢中很清楚地看見三毛坐在旅館的藤椅上,「她中分的直長髮,一身大紅飄逸的連身長裙,端莊地坐在那兒望著我,仿佛有點生我的氣」。林青霞看到她后,很開心她沒有死,但忽然又想到,其實她是已經死了的,心里一害怕,就又在夢中念「唵嘛呢叭咪吽」強制自己醒了過來。
或許是讀懂了好友心底的恐懼,三次相遇之后,三毛就再也沒有到林青霞的夢里了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