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:「你過于在意的人和事,永遠都在折磨你。」
生活中,你的過度在意,只會讓自己寢食難安,耿耿于懷,成了甩不掉的煩惱
所以說,你越在意什麼,什麼就越會折磨你。
01
你越在意,越受折磨
周國平曾說:「如果痛苦,只因為你在乎,愈在乎就愈痛苦。只要不在乎,就一根毫毛也傷不了。」
有這樣一個故事。
一日,小和尚被廟里派去買油,去之前廚師千叮萬囑:「油很貴,廟里銀錢不多,你可千萬別弄灑了。」
回來時,山路崎嶇,小和尚想起廚師的話,越想越緊張。
他一臉嚴肅,盯著碗里的油,每走一步都非常小心;稍有晃動,就心驚肉跳;還沒走多遠,就嚇出了一身汗。
眼看快到寺廟門口,「撲通」一聲,小和尚被藤蔓絆倒,油灑出去一小半。
小和尚心想:「這下完了」,緊張地手也抖了起來。
等到他把碗遞給廚師時,只剩了碗底一點油。廚師大發雷霆,小和尚蹲在角落里委屈地哭了。
老和尚路過,得知事情原委,便安排小和尚再買一次油。
出發前,老和尚交代:「多觀察四周的人和事,回來說給我聽。」
結果,小和尚一路小橋流水、鳥語花香,邊走邊看風景,不知不覺回到廟里,滿滿的一碗油,竟一滴都沒有灑。
同樣的油碗,同樣的山路,在意和不在意,小和尚走出了兩種結果。
其實,我們也常常會有這樣的感受:很多事情,太過在意,小事就會變成大事,最后折磨了自己,折騰了別人;若是不在意,常常能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甚至還會有意外收獲。
可見,越在意,越折磨,越不如意;不在意,不擔憂,反倒能夠順利。
02
一切痛苦,源于內心
生活中,我們總會把一些東西看得太重。
一句不中聽的話、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、一段年深日久的回憶,都能讓我們感到痛苦和折磨。
佛經有云:「百千法門,不離心源。」
其實,困住我們的并不是這些事,而是我們的心。
玉泉寺里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。
一天,智寬和尚安排幾個徒弟到菜園里摘白菜。
離開之前,他在一顆白菜周圍畫了個圈:「這棵菜無論如何都不要動。」
菜園的菜幾乎都被收光了,唯獨留了這一棵,徒弟們圍著白菜發愁,想起師父的話,走也不是,留也不是。
這時,后來的一個小和尚,看到大家不知所措,便問了緣由。
小和尚感到荒唐:「菜本來就是吃的,這麼好的菜不摘,豈不是要爛在地里」,
說著便把菜摘了下來。
師兄們大驚失色,紛紛斥責小和尚違抗師命,并告訴了師父。
師父非但沒有責怪小和尚,還當眾夸獎了他。師父解釋道:「圈不是圈菜的,是圈住你們的心的。」
很多時候,我們總是很在意外在的圈,為此焦慮不安,甚至忘了做事做人的本心。
《壇經》有云:「一切福田,不離方寸,從心而覓,感無不通。」
決定一個人快樂痛苦的,從來都不是外物,而是我們的心。
當我們的心被限制時,我總是格外在意眼下的結果,忘記了人生的長遠;把困難看得很大,忘記了自己的能量;對某個人執著,忽略了生活的樂趣。
當一顆心被外物困住時,人生也就徹底被毀了。
唯有把心打開,掙脫掉別人和自己畫的圈,才能拋開諸多苦惱,撥開重重迷霧,認清世界和自己,做出當下最正確的選擇。
03
心寬似海,人安福來
有人說:「一個人心的格局,就是人生的格局。」
心若小了,一件事,一個人就能夠折磨一輩子;心若大了,天大的事,也能云淡風輕,快樂開懷。
心胸寬廣的人,不會被外物困住,他們放眼的是廣闊的人生,一時一地的境遇從來都不曾難倒他們。
曾經有位50多歲的三輪車師傅,相貌堂堂。
乘客問他「為什麼要干這麼辛苦的活」,他笑著從車上跳下來,走了幾步,原來他天生左腿長右腿短,是個跛足。
他笑著說:「踩三輪車就是我最好的偽裝,這也算是‘英雄有用武之地’」。
途中,他還告訴乘客:「我老婆很漂亮,兒子很帥!」
雖然他吃了不少苦,但日子過得挺舒坦,一家人也十分幸福。那些生命中的不完美并沒有給他帶來痛苦。
因為他的心很大,里面裝的全是快樂。
《寬心謠》里說:「日出東海落西山,愁也一天,喜也一天;遇事不鉆牛角尖,人也舒坦,心也舒坦。」
仔細想想,人生不過百年,生老病死、愛別離、求不得,會有多少無常之苦。
該來的總是會來,該走的也總是會走。若來時在意,走時執著,我們豈不時刻被外物折磨,毫無喘息之機。
既是如此,倒不如把心放寬一點,少一點顧慮,多一點希望;少一點在意,多一點灑脫;少一點執著,多一點自在。
一個人想不開才是真的苦,心寬卻是一輩子的福。
心寬了,站得高看得遠了,人生的全景才會一覽無余,心中便多了淡定和從容,自然會過得順意、有福氣。
▽
《華嚴經》里說:「心如蓮花不著水,又如日月不住空。身在紅塵之中,事來則應,事過則無。」
我們身在紅塵之中,要修一顆蓮花般的心,在大風大浪時抬起頭,于人生起伏處放寬心。
讓我們比起昨天能看淡些、開心些,也便不辜負今天的珍貴時光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