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心靈
職場
家庭
曾國藩240個子孫,無一個敗家子,就憑「5句話」
2022/09/06

《格言聯璧》有云: 「勤儉,治家之本;和順,齊家之本;謹慎,保家之本;詩書,起家之本;忠孝,傳家之本。」

曾國藩家族兩百年來「長盛不衰,代有人才」,其240個子孫后代中,無一個敗家子,靠的就是其獨創的家教理論和自成一派的曾氏家風,

而《格言聯璧》的五句話,也被曾國藩運用得爐火純青,從而成就了歷史上罕有的「經八代而不衰」的現象。

勤儉,治家之本

俗話說:「成由勤儉敗由奢」,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。

曾國藩治家,沒有什麼過人之處,秉持的也不過是「勤儉」二字,他在《曾國藩家書》中曾提到過這樣的治家之道:

「第一,貴兄弟和睦;第二,貴體孝道;第三,要實行勤儉二字」。

他還有一個「十六字箴言」,曰:「家儉則興,人勤則健,能勤能儉,永不貧賤!」

曾國藩將「勤儉」二字淋漓盡致地運用到了治家的全過程,他要求家人不許坐轎、不許喚人取水添茶,就連拾柴、收糞、插田蒔禾這樣的事,也要其力親為,至于女兒家的女紅、廚藝、紡紗做衣,更是不能假手他人。

在飲食上,曾國藩則是一個「要求不高」的人,絲毫不講究宰相排場,每餐只食蔬菜一品,決不多設,因此得了個「一品宰相」的雅號。

穿著方面,他的鞋襪都是由太太和媳婦女兒縫制而成。

住上,曾國藩也沒有一國宰相的派頭,其弟曾國荃曾以家中人口增多為由,在已有百年之久的曾家老屋之外另建了一棟新屋,費資三千余串,

曾國藩知道了之后,非常不高興,并發誓此生決不住新屋。

曾國藩所持「勤儉」二字,終身不渝,由此,他一生官運亨通,曾氏家族也奇跡般避開了「富不過三代」的宿命。

和順,齊家之本

所謂「家和萬事興」,曾國藩對于「和順齊家」之道,也有一番獨到的認知,他說:

「立身之道,內剛外柔;肥家之道,上遜下順。不和不可以接物,不嚴不可以馭下。」

在給曾國荃的家書中,曾國藩也曾引經據典,強調「家和」的重要性,他說:

「‘和’字能守得幾分,未有不興;不和,未有不敗者。」

曾國藩全家兄弟姊妹共九人,他是曾家的長房長子又早有所成,對兄弟竭力地以德去愛護,而不是姑息縱容,在日常生活中他常常是以身作則,率先垂范,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榮辱,而是以家族為重。

他常說:「兄弟和,雖窮氓小戶必興;兄弟不和,雖世家宦族必敗。」

孟子云:「堯舜之道,孝悌而已矣」。

作為儒者模范的曾國藩,平定太平天國,挽救大清王朝于風雨飄搖之中,而這一切的基礎都在他日常的「齊家」之道中,可謂是「家齊而后國治」的典范。

謹慎,保家

曾國藩是一個非常小心謹慎的人,他認為,謹慎是為人處世的第一等功夫。

他做了大官之后,他的家族中有很多人出門都坐「四抬大轎」,于是曾國藩告誡諸人說: 「凡事當存謹慎簡樸之見。」

這不僅是其勤儉慣了,更是行事的一份謹慎和不張揚。

在《致澄弟·鼎盛之際宜收斂》中,曾國藩又強調說:

「吾意我家方在鼎盛之際,此等處總宜收斂,不宜過于發揚,望弟時時留心。」

意思是說,一個人越是鼎盛的時候,越是要收斂謹慎。

謹慎,是曾國藩一貫強調的治家思想,而且在他官位越來越高、名聲越來越盛的時候,就越是注重謹慎收斂。

因為他深知「高處不勝寒」和「功高蓋主」的道理,人如果太得意了,禍事很可能馬上就來了。

正是靠著這份謹慎,這份不居功自傲,曾氏家族才得以長久保存且盛而不衰。

詩書,起家之本

曾國藩非常重視對子孫后代的文化教育,他在給弟弟的家書中,曾提到如果一個人能夠「發奮自立」,即便不能考取功名,「亦是男的大幫手」。

他甚至舉例說,老家的那些大賢大儒,并無功名,但是卻活得怡然自得,聞名鄉里。

他還鼓勵兒子說: 「余不愿為大官,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。」

在讀書上,曾國藩自己也堪為表率,他將讀書變成日常的一種習慣,

無論這一天有多忙,讀三頁書是雷打不動的規劃,即使在軍中也堅持每日讀書。

在曾國藩的家書中,也有許多內容是教導弟妹子孫要謹守家族的「耕讀」傳統,他告誡子弟不僅要讀四書五經,

甚至要求他們要多讀史書,要熟讀《了凡四訓》,陳弘謀的《五種遺規》等書。

在「半耕半讀」的家風中,曾國藩自身逐漸成長為一代大家,同時,他也結合自己的治學之道,將新的見解融入其中,進一步發揚了「耕讀傳家」的傳統。

正是因為有詩書之教,所以曾氏后代人才輩出。

忠孝,傳家之本

曾國藩有一句名言:「寶貨用之有盡,忠孝享之無窮。」

俗話說:「自古忠孝難兩全」。

但是,曾國藩做到了。

他是一個大孝子,十分重視孝道文化,在他看來,孝比讀書求取功名更加重要。

他曾說:「于孝悌兩字上盡一分便是一分學,盡十分便是十分學。」

同時,他還認為,孝是處理好家庭關系的重要法則,是家庭和睦祥瑞的重要因素,他說:

「孝友為家庭之祥瑞,凡所因果報應,他事或不盡驗,獨孝友則立獲吉慶,反是則立獲殃禍,無不驗者。」

他曾說:

「凡辦大事,須視如己事。將來為國為民,亦宜處處視如一家一身之圖,方能親切。」

正是由于曾氏家族恪守忠孝之道,才使得其兄弟子侄在長期的宦海浮沉中相互照應、榮辱與共,并能在社會大局勢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,從而保證了家族的長遠發展。


女子在電飯鍋中發現「帶利爪的黃球」,彎腰看清楚,連鍋都不要了!
2023/06/02
退休之后,還會出去打工的,多半是這三種人
2023/06/02
三只貓咪趴窗戶等主人下班,路人看了笑噴:主人還敢回來麼?
2023/06/02
成龙70岁老婆罕见露面,穿短裙配20万名牌包打扮高级时髦,狠狠拿捏住贵妇范
2023/06/02
这5位TVB演员是隐形富豪?有人开400万跑车,有人住上亿独栋别墅
2023/06/02
趙薇「女兒」因太漂亮,被網友禁止整容,如今顏值不輸當紅小花!
2023/06/02
「人有本事,一看就知」:工作能力越強的人,越會有這6個特征
2023/06/02
紙箱上的塑料把手別再扔了,留在家里有大用,實用又省錢,鄰居見了紛紛跟著學
2023/06/02
果農:洗楊梅不能只用鹽水泡,多做2步,蟲卵污垢自己跑出來
2023/06/02
韩剧纸之月大结局,是他在帮助梨花,也只有他能找到梨花,太深情
2023/06/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