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心靈
職場
家庭
​曾國藩:改變命運,最簡單的「一個方法」,願你能參透
2022/09/11

曾國藩,被世人譽為「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」的千古第一完人。

但少有人知道,他從小家境普通,資質平庸,連考7次才成了秀才,身體也不好,還常被人譏笑是天資愚鈍之輩。

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,讓今人贊嘆:「予于近人,獨服曾文正公。」

曾國藩的一生,就是從「笨人到圣人」的傳奇人生。

而他從笨人到圣人進階之路的秘訣,只有一個方法——讀書。

讀書,跨越階層

俗話說: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」

吃不了讀書的苦,你就逃不出生活的桎梏,做不了人上人。

讀書的意義就在于,無論你多普通渺小,只要你竭盡所能,就能迎來人生的蛻變。

曾國藩出身于湖南山民家庭,祖祖輩輩都是依靠務農為生。

他的祖父曾玉屏雖不大識字,但人生閱歷豐富,十分重視讀書教育。

因為古往今來,惟有讀書,是普通家庭跨越階層的捷徑,也是最好的出路。

曾國藩資質普通,但讀書出了名的勤奮,四歲啟蒙,八歲讀經,九歲練八股,十四歲就參加縣試。

讀書苦,科舉難,即便是多次落第,但他始終沒有放棄,而是不斷反思升華自己的讀書之法。

就這樣,年復一年的苦學后,他終于考中了秀才,接著中了舉人,又到京城拿下了進士,成了殿試的第二名。

「朝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」就是曾國藩的真實寫照,讀書是他的進身之階,也是曾家改換門庭的敲門磚。

聽過一句話:「打破階級壁壘的最好方式,是讀書。」

出身決定了你的下限,但讀書卻決定了你人生的上限。

好好讀書,是普通人實現逆襲的捷徑,200年前是,今天依然是。

所以,你吃了讀書的苦,就是走向了廣闊世界最好的路。

讀書,提升圈子

古語有云: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」

一個人想要變優秀,最快的方法就是和優秀的人在一起。

而讀書,就是提升自己圈子的墊腳石,是精進自我的開始。

曾國藩進學后,朋友圈中幾乎沒有遠遜于他且上進心不強的人。

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,值得他學習。

在修身養性方面,有唐鑒;在鉆研經史方面,有吳子序;在藝術創造方面,有何紹基.......

朋友們的優秀,是對曾國藩極大的鞭策,于是奮起追趕,不斷成長,最終脫穎而出

入仕后,曾國藩進入軍機首輔大臣穆彰阿的圈子后,才獲得了推薦和保舉,成了道光帝的近臣,徹底在官場上立足。

曾國藩談交友之道說:

一生之成敗,皆關乎朋友之賢否。

意思就是,你圈子的質量,決定了你生命的質量。

與智者同行,你會出類拔萃;與高人為伍,你能登上巔峰。

讀書,從而進入高層次的圈子,這里往往聚集著更多優秀的人,對你的人生有著巨大的拉動作用。

讀書,放大格局

曾國藩說:

人之氣質,由于天生,本難改變,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。

讀書,修養道德情操,可以改變你的氣質,放大你的格局。

30歲之前的曾國藩,脾氣大,格局小,只是普通俗人,普通官僚,并無傲人的成就。

但而立之年,他自覺過往渾渾噩噩,便立志要做文治武功的圣人。

如何才能成為圣人呢?

堅持讀書,向先人前輩求學問教,是曾國藩脫胎換骨的不二法門。

曾國藩的日課中有一條,每日讀史十頁,即使有事也不間斷。

他還要求自己每天「看、讀、寫、作」四者缺一不可。

即便在行軍路上,旅途勞頓,身體疲憊,他也要讀完書才能休息。

曾國藩還說:

謀大事者,首重格局。

決定一個人高度和命運的,不是出身,不是天賦,不是能力,而是格局。

而持之以恒地讀書,就是你生命的養料,智慧的靈魂,能成就你的格局胸懷。

讀書,家族興旺

孟子說:「君子之澤,五世而斬。」

但曾氏家族十代不衰,人才輩出,其中更是無一敗家子。

其中的奧秘就在于,曾國藩在家書中寫的那句:

吾不望代代得富貴,但愿代代有秀才。

曾國藩總會擠出時間了解子女的讀書學習情況,親自制定學習計劃,督促他們上進。

即便是遠在京中為官,他還十分重視族中后輩,不忘寫信回家,教導弟弟子侄們學習上進。

關于讀書,他要求十分嚴格,不允許孩子們有絲毫懈怠。

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,教導后輩們耕讀傳家,曾氏家風才得以百年不墜。

讀書,不僅是個人進身之階,更是傳家興家之本。

蘇軾也說:

忠厚傳家久,詩書繼世長。

留給后代的最好傳家寶,不是房子、車子、票子,而是教會孩子讀書。

因為讀書,是最低門檻的高貴,是世上第一等好事,是家族興旺的根本。

很喜歡這樣一句話:

一個喜歡讀書的人,品格不會壞到哪去;一個品格好的人,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去。

可見,人一生的風水時運,都藏在「讀書」二字里。

讀書,能讓你打破壁壘,跨越階層;

讀書,能助你乘風破浪,提升圈子;

讀書,能教你修身養性,放大格局;

讀書,能使你明理篤行,家族興旺。

往后,愿你我都能在書香文墨之中,開茅塞,得新知,增學問,長見識,改變命運,成為更好的自己!


不管钱多钱少,都别帮子女这2种忙,得不到感激还被嫌弃和埋怨
2023/06/02
如果孩子在6歲前,有5個跡象,那麼未來在很大程度上會變得很優秀
2023/06/02
「台灣最美歐巴桑」陳美鳳宅在家打掃「曬狂野臥室照」,單身豪宅內部曝光「客廳好有質感」,網友狂羨慕:真氣派
2023/06/02
马桶冲水键“一大一小”别乱按,很多人不懂,难怪马桶易堵又费水
2023/06/02
警犬上班摸魚被警察蜀黍發現后,「溫柔喚醒」,網友:心疼打工狗!
2023/06/02
没钱没人脉时,牢记犹太人“鹅卵石”思维,别等45岁以后才知道
2023/06/02
警犬上班摸鱼被警察蜀黍发现后...哈哈哈哈哈哈心疼打工狗!
2023/06/02
90後女生「買下13坪小家」:全屋裝潢「精緻又浪漫」,獨居生活「越過越爽」
2023/06/02
挑选苹果有诀窍,记住1个“小机关”,甜不甜立马知道,方法真棒
2023/06/02
挑選蘋果有訣竅,記住1個「小機關」,甜不甜立馬知道,方法真棒
2023/06/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