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戰后列強千瘡百孔,為何2次拼命圍毆蘇俄?看當時西歐有多兇險?
2023/09/24
我是棠棣,一枚歷史愛好者。歡迎大家【關注】我,一起談古論今,縱論天下大勢。君子一世,為學、交友而已!
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,俄國在1917年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。戰爭的災難和十月革命的影響,推動歐洲出現了革命[高·潮],德國革命和匈牙利革命都采取了蘇維埃的形式,「西歐各地的工人運動都帶有布爾什維主義性質"。
ADVERTISEMENT
1、歐洲革命的[高·潮]
1918年1月,德國的柏林、漢堡、基爾和魯爾等地的100萬工人舉行罷工,要求立即締結不割地、不賠款的和約,推翻戰爭政府。11月3日,基爾水兵、兵士和工人舉行起義,爆發了十一月革命。

11月9日,柏林工人起義,推翻了霍亨索倫王朝。十一月革命后的德國雖然沒有走上社會主義道路,但在十月革命帶來的大氣候的影響下,掌握了政權的右派社會民主黨人,也不得不把他們的臨時政府冠上「人民全權代表蘇維埃」的標記,即使在1919年2月建立起國會制魏瑪共和國之后,還出現了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。
ADVERTISEMENT
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,把歐洲革命進一步推向[高·潮]。
早在1917年11月,也就是十月革命的炮聲剛剛響過的時候,布達佩斯便出現了「走俄國無產階級的道路!」和「打倒戰爭!」等口號。
1918年6月,布達佩斯工人建立工人代表蘇維埃。10月 30日,布達佩斯工人和士兵舉行起義,推翻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利的統治。11 月12日,哈布斯堡王朝的末代皇帝在維也納被迫退位。
11月21日,匈牙利共產黨宣告成立,共產黨提出:「全部政權歸蘇維埃!」和「與蘇俄結成同盟!」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ADVERTISEMENT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