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禮記》:君子不失色于人,不失口于人


有和氣者必有愉色,有愉色者必有婉容。

一位私塾先生帶著學生出游,途中去水果攤買水果。

ADVERTISEMENT

可能是老先生挑選水果的時間長了,小販不耐煩地說:「你到底買不買,不要這樣挑來挑去的。」

老先生笑著答:「要買,要買。」

小販很不客氣地質問:「很貴的,你買得起嗎?」

老先生依舊面帶微笑,回答說:「買得起,買得起。」

買完水果回去的路上學生不解地問,為什麼小販如此欺凌,先生都不生氣呢?

老先生說:「待人禮貌、和顏悅色是我的水準。無禮蠻橫是那個小販的水準,我不能讓他的水準降低我的水準。」

一個人的修養都寫在臉上,最高級的修養,就是待人和顏悅色。

生活中,很多人平日里,見到比自己身份高貴的人,一副慈眉善目的樣子。

遇到比自己身份低微的人,又露出一張猙獰的嘴臉。

ADVERTISEMENT

真有教養的人,從不看人下菜碟,對待所有人都溫潤如玉。

李燕娥來到上海,經人介紹,進入宋慶齡家做保姆。

一開始李燕娥言談舉止很小心,因為太太是讀書人,受過高等教育,出生農村的她,大字不識幾個,擔心宋慶齡會嫌棄她。

相處一段時間后,李燕娥發現宋慶齡為人溫和謙遜,無論對誰都是一副好脾氣。

有一次,一個警衛員的孩子,偷拿了宋慶齡放在廚房的美式炸雞。

宋慶齡沒有責怪,而是對著警衛員的孩子笑著說:「你很聰明的,那麼多的雞塊你單把雞腿給拿走了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ADVERTISEMENT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
往下滑看更多文章

ADVERTISEMENT